* 在時下韓流處處的今日,這家餐館的店名雖帶了個韓字,卻與韓風韓味八竿子打不著,它的牛肉麵地道實在,是台灣慢工中國傳味的完美整合


韓記是家麵食館,以其老虎辣醬的紅燒牛肉麵富含膠質的清燉牛肉麵二者,最得我心!每回吃過,臉紅脖子粗、汗雨滿嘴油,好不痛快…
可惜原本鄰近新生高架下橋口右側的老店面 (可能) 因地主另有他用故,於 2008 年底得暫行歇業另覓新址… 害得我數月不知肉味,茶飯不思地悶得慌呢!?

2009 年 3 月 2 日,消失多月的它終於重新開幕… (YES!!! )
新址:台北市大安區金華街 203 號,就在政大公企中心的右手邊… 附上咕狗地圖,供眾家饕客按圖索驥。。。


#1 就是這橘紅色的招牌,到啦…到啦…


#2 新的白牆店面,乾淨整潔!
    (老闆會在門口曬著火紅的辣椒… 嗯,是有點兒早年眷村的味道)


#3 一進門的牆上是書法家王顯廷斗大的提字,飽滿帶勁、由右而左的老派硬漢作風!

*離題+嚕哩八唆一下
這粗毫書的中國字看了就是舒服,比起那永字八法學一半的日文、和圈叉棍棒的韓文,硬是千年文化底子深厚的鐵證 (純就書法而言,別無他意…) 可惜時下的台灣,電腦多於毛筆,小朋友們打電玩的時間多過於靜心練字的時間;這不具商業流行、卻人人可以習得的文化遺產 (技能?) 似乎已漸漸流於小眾了。
(如果咱這時候去拜師學書法,搞不好一、二十年後可以靠寫字闖些名堂出來也說不定…)

#4 三月不知肉味的解藥.第一劑:

1. 清燉牛肉麵來上個一碗 (以前是方方正正的肉丁… 現在是片得整整齊齊的牛腱子!)
2. 連香港人也做不來的台式滷味一小碟 (豆干一份、豬耳朵一份)
3. 新產品:北方槓子頭一個
註:這槓子頭硬是要得!用力掰開後,泡到牛肉湯中當「泡膜」吃… 就一個「香」字!比諸猶太人的貝果 (Begal) 過之而無不及。
4. 老虎辣醬一點點 (雖然沒有限量的規定,但一點點就夠嗆了!)
5. 帶薑味的綠豆湯一小碗;如果您點的是火辣辣的紅燒牛肉麵,這綠豆湯可得多打兩碗,省得上火
    從中醫觀點來看:綠豆性寒,加入老薑熬煮,不予冰鎮,四季皆宜 (吶吶吶… 吃都得講究文化,對不?)

以上這帖解藥,算是慢了,到了三月底我才找著新店所在;都開張一個月了,那天至少有四部以上的各式相機東照照西照照,令人驚訝的是就連日本饕客也一樣要找到新開張的韓記,好好地吃上一碗。


祭過腸胃、滿足口慾後,四處走走發現了顯眼的地標,好像叫做「耶蘇基督.後期門徒教會」吧… 雖說「中午沒好光」(正午的光線不適合照像),但特殊景觀當前,興緻也上來了,就拍它個幾張先唄!

#5 教會的歌德式建築.高塔.一 (順光)


#6 教會的歌德式建築.高塔.二 (逆光,鏡頭有耀光的情況)


攝影裝備 (Gear's Info)
相機 (Camera) -
Fujica ST801(SLR)
相機鏡頭 (Lens, M42 mount)
      Pentax Takumar, SMC 50mm / F1.4 (Skylight filter)
      Jupiter-9, MC 85mm / F2.0 (UV filter)
      Carl Zeiss Jena, Flektongon MC, 35mm/ F2.8 (UV filter, Kenko CPL)
閃光燈 (Flash) -
無.不使用 (N/A)
底片 (Film) - Kodak Gold 20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B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