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夥兒在打掃南部老家時,貓和小老鼠找到了父親留下的相機 (Konica C35 EF),好心地交給我處理 (或許我是家中唯一還在用底片相機的人…)。跑了一趟四海想處理鏡頭發霉的問題,但修理相機的老師傅發現鏡頭內膜已遭侵蝕,就算清洗整理恐怕影像品質也好不到那兒去,勸我別花冤枉錢。。。

在幾乎人手一部小 DC (甚至於手機都可以照相) 的時代,誰還會用底片傻瓜相機拍照呢?
為了重溫父親生前使用這部相機拍照的經歷和況味,無論如何也想要找一部來試試,終於在 Yahoo 拍賣場裡看到了類似的身影 - Konica C35 EF 二代機 (有自拍器的那一款)。價錢也比送修要便宜些 (謝謝四海相機老師傅的建議),就當仁不讓地標下了它!
PS - 賣家是一位很熱心的老先生,可能是位攝影前輩,很關心我的攝影經驗,甚至於會細問我使用傳統單反相機時,是否有保留所使用光圈、快門、濾鏡等方面的紀錄等… 並期許後進日後會有好作品。

分享一些我在網路爬文時所搜集的資訊:
A. Konica C35 EF 於 1974 年發表,一代機於1975 年開始販售,改良的二代機則於 1976 年上市。
B. 一代機和二代機都維持相同的型號 Konica C35 EF 不變,二代機的規格略優於一代機:
    三段式快門:1/60、1/125、1/250;最小光圈也從 F16 提升至 F22;二代機還新增了自拍器。
C. 兩代都搭載了相同的經典鏡頭:Hexanon 38mm / F2.8,三群四枚,口徑 46mm,四段區段式對焦,1 米至無限遠。
    註:在當時,將這個已算是大光圈的銘鏡用在一部輕便相機上,可見當時市場的競爭激烈。
           而 Konica 另一個引以為傲的鏡頭就是 Hexanon 38mm/F1.8 (有人把它類比於東方的 Leica),
           如果有興趣,不妨去找找 Konica Auto S3 這部 RF 銘機 (日本國內販售型號為 Konica C35 FD)。
D. 測光系統使用一顆 1.35 V 的水銀電池 (已停產,可改用 LR44),而閃光燈則使用兩顆一般的 3 號電池。
    裝上電池、135mm 底片,配上金屬機身,重量恰到好處 (多少可以防手震)。
E. 手動過片、手動設定感光度 (ISO 25 ~400)
F. Konica C35 EF 是世界上第一部內建閃光燈的輕便自動相機。

其他 Blog 對 Konica C35 EF 的介紹:
1. 我的赤腳旅行 My Barefoot Travel (痞客邦 - PIXNET)
2. KONICA C35 EF.臺灣針孔攝影聯盟 (WRETCH)

[有圖有真相] 以下是我用這部相機於一週內四處隨拍試機的結果,個人的覺得效果還真不錯呢!

攝影裝備 (Gear Info):
相機 (Camera):
Konica C35 EF
底片 (Film): Agfa APX 100 (expired 2007-Jan), 過期黑白底片
閃光燈 (Flash): Off in daylight, On in Night shots
濾鏡 (Filter): 黃色濾鏡 Y47 (hand-hold when needed)
三腳架 (Tripod): when needed

#1. 清水休息站一景.二高


#2. 水舞.古坑服務區.二高


#3. 噴水池.古坑服務區.二高


#4. 擁擠的士林夜市.台北市


#5. 小老鼠 / 狗狗 / 貓.老三全家福.高雄老家五樓

註:鼠鼠是來尋寶的,兼樓間快遞 (He really did a great job!)

#6. 鼠鼠和獎品.光華夜市.高雄市

註:鼠鼠不愛鱔魚意麵、不吃羊肉,獨愛各地的滷肉飯 (He's the most healthy boy I've ever met, physically and mentally...)

問題:為什麼我試機要用黑白底片?
1. 過期的黑白底片比較便宜,在不知道相機狀況之前,先不花錢買新的底片,省得浪費銀子。
2. 如果相機和鏡頭都是好的,而且黑白影像在層次和細節方面都交代很清楚,那彩色影像也就不致於太差了。

有人認為 Hexanon 38mm/F2.8 這顆鏡頭在彩色解像的表現上頗有德鏡的口味…
下次,在夏天的豔陽下,用 Konica C35 EF 和 CZJ + SLR 所拍攝的果稍微做個比較,或許就可以有點眉目了。。。(雖然,是個不公平的比較 P&S vs. SLR …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B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