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高清水服務區偶遇一隻超可愛的小狗狗… 信不信由你,它愛照像、超有耐心、配合度高、還會撒嬌吶。。。


#1. 它會站住不動、臉朝相機、維持同一個姿勢,直到我說好


#2. 它的人類馬麻 說:「穿件漂亮衣服,再拍一張吧!」然後它又擺出標準的拍照姿勢不動!


#3. 在人類馬麻的懷裡撒嬌時,仍然不忘要面對鏡頭


它的馬麻說:「它比較黏我,還會吃醋哦!如果把拔太靠近我,它會衝過來咬人類把拔呢…」
嗯,養狗至此,夫復何求?

攝影裝備 (Gear's Info):
相機 (Camera) - Fujica ST801(SLR)
相機鏡頭 (Lens, M42 mount) -
      Pentax Takumar, SMC 50mm / F1.4 (Skylight filter)
      Jupiter-9, MC 85mm / F2.0 (UV filter, CPL)
閃光燈 (Flash) - 無.不使用 (N/A)
底片 (Film) - Kodak Gold 200

WB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候車的座位上整理隨身的單眼相機時,一列北上的自強號車頭就不偏不倚地停在正前方。當然趕快按下快門收錄這得來全不費功夫的「乾淨畫面」囉…

依據 (Reference):人文攝影第 21 條
相機 (Camera):Fujica ST801
鏡頭 (Lens):Carl Zeiss Jena, Flektongon MC, 35mm/F2.4
底片 (Film) : Kodak Gold 200
光圈 (Aperture):2.4
快門 (Shuuter speed):1/15 sec. 手持拍攝! (hand hold, no tripole)
濾鏡 (Filter):B+W UV 49mm
地點 (Site):台北火車站.第 4 月台 B 側
日期 (Date):Mar. 26th 2009

WB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嘖,最近不得閒!經常得在週休的兩天內往來北高兩地,算是給宅人平庸日子裡的一些賞賜吧…

原本還自以為檔次高得很!但高鐵往返一回後,事兒沒給辦多少倒是銀子去了不少。自個兒掂量掂量,只得硬著頭皮開著我那邁入第 15 個年頭的福斯紅小牛南北馳騁 (一開始還真有點兒擔心會在途中上演「小太陽」的情節,但至目前為止紅小牛都還算爭氣!阿彌陀佛)。來,先給我們家紅小牛一張特寫:

#1. 紅小牛.我的苦力.我的愛車

:Volkswagon POLO 1.6 手排 (第一代).單點噴射,高速巡航油粍:13.5 KM/L (1,350 KM / 100 L)

個人偏愛國道二高的車少寬敞、遠離市鎮、沿途地貌多變、植被層層;一俟過了龍潭、大園,風和日麗,兩側林木的青蔥翠綠在從雲層間渲洩而下的陽光中,上演著一波波一幕幕的光影大戲!上五檔、輕踩油門、在引擎低沈的聲浪中,一抹嫣紅劃開了載滿金光的層層綠浪,迎向多變不明的未來…「小太陽」情結煞時消失無蹤,取而代之的卻是 Clinton Eastwood Jr. 的「經典老爺車」(Gran Torio)…

經由北二高南北往返多次,我常去的服務區 (休息站) 有二:一是清水服務區 (台中),一是古坑服務區 (雲林)。當然,其他的服務區可能也各有特色,就留著日後慢慢地玩賞囉…

二高的清水服務區好看的是夜間戶外的燈光效果,夜拍如果加上星芒鏡應該會有不錯的影像,只可惜我到達的時間都是中午左右,只能對著豪華亮麗的餐飲區,藉著老鏡送上一些濃豔的照片囉… 大家加減看看啦!(說實話,全世界大概也只有台灣會下重金把一個高速公路休息服務區做得如此美侖美煥!感謝經營者新東陽如此地用心… )

#2. 嶲永祝福石?(有人說是香菇,嗯!很有想像力)


#3. 進門後第一層大廳上方的水母宮燈


#4. 旗魚條燒.略鹹 (不確定是當地特產或是日式美食?台北少見吶…)


#5. 少見的藍色水母 (另一個較大的水族箱中還有小魟魚,可惜不好取景)


#6. 竟然在這裡也能吃到 Ireland's Potato (唔…想到蜂蜜芥茉醬的溫潤酸甜…就)


#7. 造型宮燈.服務區第二層 - 頗有百貨公司地下餐飲區的架勢呢!


#8. 空中咖啡廳的招牌 (其後方還有法式牛排館、南洋風的露天餐廳呢!)



古坑服務區並不算大,但在進入服務區前那一片直挺挺的台灣櫟樹 (?) 整齊排開自是清爽悅目,或許在「車陣」中開久了,再看看這麼規矩的「樹陣」,自然而然地有一種精神 RESET 的功效。古坑服務區位於雲林縣境內,除了我愛吃的「大腸包香腸」外,也以台灣本地所產的咖啡聞名,其他特別調味的有「桂花咖啡」、「玻瑰咖啡」等,別處可喝不到呢!? 當然,也千萬別錯過了令人垂涎的「咖啡香腸」。休息區內的擺設,小而精緻,看得出在空間設計運用上有所著力!

古坑服務區由太子城企業公司經營,在休息區後方會定時表演「音樂水舞」,在天氣晴朗的夏季,遠眺高地風景,再搭配舞表演做為前景,消暑而且怡情!

#9. 古坑服務區前整齊的樹陣


#10. 第二小型車停車場另一側的草皮林地 (家庭野餐的好所在)


#11. 休息區內餐桌上打燈盆景.一

 [拜大光圈定焦鏡 + 柔焦星芒濾鏡 (Soft Cross) 之賜的夢幻影像…]

#12. 休息區內餐桌上打燈盆景.二

[拜大光圈定焦鏡 + 柔焦星芒濾鏡 (Soft Cross) 之賜的夢幻影像…]

#13. 音樂水舞.古坑服務區 (可惜當時是陰天)


攝影裝備 (Gear's Info)
相機 (Camera) -
Fujica ST801(SLR)
相機鏡頭 (Lens, M42 mount)
      Pentax Takumar, SMC 50mm / F1.4 (Skylight filter)
      Jupiter-9, MC 85mm / F2.0 (UV filter, Soft Cross)
      Carl Zeiss Jena, Flektongon MC, 35mm/ F2.8 (UV filter, Kenko CPL, Soft Cross)
閃光燈 (Flash) -
無.不使用 (N/A)
底片 (Film) - Kodak Gold 200

WB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在時下韓流處處的今日,這家餐館的店名雖帶了個韓字,卻與韓風韓味八竿子打不著,它的牛肉麵地道實在,是台灣慢工中國傳味的完美整合


韓記是家麵食館,以其老虎辣醬的紅燒牛肉麵富含膠質的清燉牛肉麵二者,最得我心!每回吃過,臉紅脖子粗、汗雨滿嘴油,好不痛快…
可惜原本鄰近新生高架下橋口右側的老店面 (可能) 因地主另有他用故,於 2008 年底得暫行歇業另覓新址… 害得我數月不知肉味,茶飯不思地悶得慌呢!?

2009 年 3 月 2 日,消失多月的它終於重新開幕… (YES!!! )
新址:台北市大安區金華街 203 號,就在政大公企中心的右手邊… 附上咕狗地圖,供眾家饕客按圖索驥。。。


#1 就是這橘紅色的招牌,到啦…到啦…


#2 新的白牆店面,乾淨整潔!
    (老闆會在門口曬著火紅的辣椒… 嗯,是有點兒早年眷村的味道)


#3 一進門的牆上是書法家王顯廷斗大的提字,飽滿帶勁、由右而左的老派硬漢作風!

*離題+嚕哩八唆一下
這粗毫書的中國字看了就是舒服,比起那永字八法學一半的日文、和圈叉棍棒的韓文,硬是千年文化底子深厚的鐵證 (純就書法而言,別無他意…) 可惜時下的台灣,電腦多於毛筆,小朋友們打電玩的時間多過於靜心練字的時間;這不具商業流行、卻人人可以習得的文化遺產 (技能?) 似乎已漸漸流於小眾了。
(如果咱這時候去拜師學書法,搞不好一、二十年後可以靠寫字闖些名堂出來也說不定…)

#4 三月不知肉味的解藥.第一劑:

1. 清燉牛肉麵來上個一碗 (以前是方方正正的肉丁… 現在是片得整整齊齊的牛腱子!)
2. 連香港人也做不來的台式滷味一小碟 (豆干一份、豬耳朵一份)
3. 新產品:北方槓子頭一個
註:這槓子頭硬是要得!用力掰開後,泡到牛肉湯中當「泡膜」吃… 就一個「香」字!比諸猶太人的貝果 (Begal) 過之而無不及。
4. 老虎辣醬一點點 (雖然沒有限量的規定,但一點點就夠嗆了!)
5. 帶薑味的綠豆湯一小碗;如果您點的是火辣辣的紅燒牛肉麵,這綠豆湯可得多打兩碗,省得上火
    從中醫觀點來看:綠豆性寒,加入老薑熬煮,不予冰鎮,四季皆宜 (吶吶吶… 吃都得講究文化,對不?)

以上這帖解藥,算是慢了,到了三月底我才找著新店所在;都開張一個月了,那天至少有四部以上的各式相機東照照西照照,令人驚訝的是就連日本饕客也一樣要找到新開張的韓記,好好地吃上一碗。


祭過腸胃、滿足口慾後,四處走走發現了顯眼的地標,好像叫做「耶蘇基督.後期門徒教會」吧… 雖說「中午沒好光」(正午的光線不適合照像),但特殊景觀當前,興緻也上來了,就拍它個幾張先唄!

#5 教會的歌德式建築.高塔.一 (順光)


#6 教會的歌德式建築.高塔.二 (逆光,鏡頭有耀光的情況)


攝影裝備 (Gear's Info)
相機 (Camera) -
Fujica ST801(SLR)
相機鏡頭 (Lens, M42 mount)
      Pentax Takumar, SMC 50mm / F1.4 (Skylight filter)
      Jupiter-9, MC 85mm / F2.0 (UV filter)
      Carl Zeiss Jena, Flektongon MC, 35mm/ F2.8 (UV filter, Kenko CPL)
閃光燈 (Flash) -
無.不使用 (N/A)
底片 (Film) - Kodak Gold 200

WB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始作者:NikonGuy.攝影異言堂.攝影家手札論譠
*加註說明:藍色幽默 Blue Time.痞客邦 PIXNET
*範例參考:Show 的生活日記.痞客邦 PIXNET


大景靠勤跑,睡前看氣象
正午沒好光,好光在晨昏
奇景重氣氛,雨霧不放過
天雨帶相機,傍晚等放晴
大底加慢片,腳架快門線
變焦易耀光,盡量用定焦
取下保護鏡,裝上遮光罩
腳架要鎖緊,預鎖反光鏡
風景測中灰,白加黑要減
長曝勤測光,上下包幾張
負片宜稍加,正片可略減
廣角重主題,長焦壓縮景
小光圈景深,全開糊背景
拍花側逆光,慢門顯動感
溪流宜長曝,綿綿又密密
見山尋側光,見水拍倒影
對焦對主題,水準要抓平
偏光去反光,漸變平反差
反差如過大,黑卡效果佳
長曝避車燈,岩石要溼潤
有雲天要多,無雲地為主
前景位關鍵,三分九宮格
人物增趣味,畫龍要點睛
觀景去雜物,拍前撿垃圾

WB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文攝影的 21 條公式 (轉貼)
本文參考:攝情.人文攝影21條公式 (yam 天空部落)


1. 老人:越醜越老越讓人高興,可以在任何地方,如果是在一間破敗的房子前那就不錯,但若在一棟時髦的建築前那簡直太棒了!


2. 有箭頭的路標或指示牌:指示牌可要占據畫面主要的位置,鏡頭要廣一點,它能讓平常不過的東西產生所謂的「衝擊力」;如果有個人走過就好了,如果那個人行走的方向正好和箭頭的方向相反那就謝天謝地了…  裡頭會有著琢磨不透的「情緒」呢!


3. 自行車/腳踏車:在的地方最好是空曠些,不能有太多車,一輛就夠了,很孤獨的樣子… 如果那是輛破舊的老式腳踏車,尤其是脫了漆的那種,整個味道就很「漂亮」了。


4. 修理自行車 / 腳踏車的人:要考慮的重點是 - 自行車線條的構成和修車人所組成的畫面,構圖好看就壞不到哪兒去了…


5. 信箱:和自行車不一樣,它得要很多個,最好是那種有年份老房子門口前的那種信箱,一層疊一層,最好其中有一、兩個是塗著鮮艷紅、綠漆的參雜在其中;信箱上要是有著各家的姓的話那就美呆了!


6.十字路口:最好是由高架橋向下拍、畫面中一定要有斑馬線,最好是所有車都停下的那一刻,天氣愈差愈好,暗一點才有氣氛,如果能有個行人或自行車闖個紅燈,那就是完美的構圖了!


7. 又長又窄的弄堂:從弄堂口往裡邊拍,不錯卻不稀奇;從弄堂裡邊「蹲著向外拍」更好、再等等,要是有個行人或是腳踏車、三輪車什麼的能從弄堂口穿過,就棒呆了!


8. 老房子、破房子、拆了一半的房子:墻上最好有畫了圈圈叉叉或是寫了個「拆」字的房子。 如果這些房子後頭剛好有幾棟新建成的,或是正在建的高樓就更好了,當場可以搞個新舊對比。要是再有個載著歷史責任感的老人愁眉苦臉地走過,這可就全到齊了。


9. 人像對比:與上面新舊房子的對比異曲同工 - 摩登女孩 vs. 老太太、老外 vs. 老中、傳統 vs. 時尚,富人 vs. 窮人。只要這一類的「對立 / 對比」能同時拉進取景框內,就要毫不猶豫地按下快門。


10. 動靜並存:江南水鄉、長長的巷子、這個時候要有小孩子,小孩子就只幹一件事兒 - !有動有靜,那就對了。


11. 水鄉人的一切活動:生爐子、包粽子、洗馬桶、洗衣服.......


12. 下棋的人:不管是老的還是少的、不管是單一個人的還是有堆人圍成圈的,只要是下棋就給拍一張,先甭管它有沒有用。


13. 休息 / 乘涼的人們:光膀子的、扇扇子的、啃西瓜的… 如果以上能同時出現在一個畫面上,就是一幅「舊都市風情」的最佳寫照了…


14. 賣報亭小販:畫面最好是有一大片形形色色的雜誌,中間硬是得留出一方小空間,而那賣報小販的人頭好巧不巧就出現在那方空間之中時,快門立刻按下去!


15. 各式各樣的商人、小販:尤其是那種放著生意不做,就地打起盹來的那位,就他啦!


16. 所有打瞌睡、昏昏欲睡的人 (要拿同樣昏沈沈的貓、狗入鏡也行)。


17. 弱勢群體:凡可以反映社會陰暗面的人/事/地/物,都是好題材…
      (註 - 小心取材,應本良心善意為出發點,尤應避免對弱勢者造成無謂的傷害。)


18. 所有地標性的建築物:只能當作背景用!而且要有在畫面前活動,注意!「人」才是重點。


19. 新天地:不管怎麼拍,都是好用的人文畫面。
       (註 - 說實話,這一條我自己也不太懂… 可能是新天地的地方可太多了!歡迎各路先進留言指點囉…) 


20. 肢體:別再拍那種完整一管人的照片了!只要拍肢體的一部份就行了 - 雙腳、小腿、胳膊、肩頸,甚至是半張臉,只要有特色就儘量「斷人取景」! 
 
21. 實在沒人可拍的時候:就以構圖取勝!要不「全滿」、要不「大片留白」、要不「一虛一實」,要是畫面中有一小點很突兀的顏色 (或形體?),ㄟ~先拍了再說…

註:有人說,黑白底片 (或黑白影像) 比較容易有「人文 / 紀實味」,請參考囉。

WB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從歷經上次《愛攝她首次試機》糗大後,就一直想著要檢討改進 (想翻盤) …
I've been trying to do the improvement taking photos with my vintage camera EXA-1 after a failure on its first trial run.. (actually, I'm refusing to believe it can not be well done)...

幾經思量,心想就算把「日光十六律」等各心法給背爛了,但人眼終究是感官、是器官而不是測光工具!鐵了心上網拍買了個「十分先進的」測光表 (POLARIS) ,並於《雅西卡 635 中片幅相機 - 試機首卷》測試驗證可行後,再次扛著 EXA-1 出門取景!
After thoughts, I finally come to a conclusion - even I could memorize well the known "Sunny 16 rules", human eyes are eventually of an organ for sense, instead of a measureing instrument (namely, they are more with purpose of enjoying images but for judging the exposure). Decisively, I bought a sort of advanced light meter - POLARIS. With some doubts though, I tested the meter with another vintage camera "Yashica 635 medium format camera", and obtained a fair results at her 1st trial so to be sure I could mamaned to do it right. Then the 2nd trial with EXA-1 could move on.


真的越來越喜歡老相機搭配黑白底片的感覺了,沒有亮麗超炫的功能、只有堅固耐用的機械、省卻了色彩的渲染鋪陳、單單灰階明暗構圖,就足以記錄鮮活點滴 (甚至可以創作)。尤其是像我這種頑固份子,非得要親身體現四、五十年前,在沒有電子相機/沒有傻瓜相機/沒有數位相機時前人攝影的甘苦況味!這種要命又累人的組合會讓人回到攝影的最原點。。。
I do love the outcomes came from a combination black & white films in a vintage camera...
You don't see charming and fancy functions, but only a durable and well-built mechanics; there is no amazing color expression in, but the composition with only gray scales, light and darkness might speak more than a snapshot itslef (creation sometimes even better). An old fashioned guy like me, I did insist to embody myself to the old days, 4 or 5 decades from now, and to taste what the photographers were in where there was no electronic camera/point-and-shot one/DC or DSLR! Yes, it's exhausted yet it also brings poeple back to the origin of photo-taking...


攝影裝備 (Gear's Info)
相機 (Camera) -
EXakta EXA-1 (SLR)
相機鏡頭 (Lens, Exakta mount) -
      Schneider Xenon 50mm / F1.9
      Schneider Xenon 50mm / F2.0 (w/ Tiffen Serier IV filters)
      A. Schacht Munchen, Travenar 85mm / F2.8
濾鏡 (Filters)
     Kenko Snow Cross
     Pentax color conversion, Orange, O56
     Pentax color conversion, Green, YG
     Pentax color conversion, Yellow, Y47
     Tiffen 82B (light blue)    
測光表 (Flash Meter) - POLARIS, ASPEN Corporation - Tokyo
閃光燈 (Flash) -
無.不使用 (N/A)
底片 (Film) - Kodak T-Max 400


這次一卷 135mm 底片洗出至少 36 張影像,分享幾張個人自以為還 OK 的影像如下:
This time, I got more than 36 images from a developed 135mm film, and posted some I deemed them as "not so bad". See below:

#1. 有雲層的夜景.台北市 (A night with cloud - Taipei)

PS - Schneider Xenon 50/2, F4: 1", Filter Tiffen 82B (2009-02-27)

#2. 小巷亭.有名的日式小吃攤.台北市 (A JPN style restaurante in a night market - Taipei )

PS - Schneider Xenon 50/2, F2.8:  1/60", Filter Tiffen 82B (2009-02-27)

#3. 樓上樓下一起力拼不景氣.麥當勞+肯德G.台北市 (RARE! Mac & KFC working together - Taipei)

PS - Schneider Xenon 50/2, F2.8:  1/60", Filter Tiffen 82B (2009-02-27)

#4. Bling-Bling 的車廂.台鐵區間車 (其實,相片會騙人的) [Shining feeling in a carriage - Taiwan local train - well, it was not so "bling-bling" actually]

PS - Schneider Xenon 50/1.9, F2.8:  1/60", Filter Y47 (2009-03-03)

#5. 門外是 295 km/h 的氣流.南下高鐵車廂氣密門 (Air flow in a speed of 295 Km/h out of this air locked gate - Taiwan Hi-Speed Railway, southern bound)
 
PS - Schneider Xenon 50/1.9, F2.8:  1/60", Filter O56 (2009-03-07)

#6. 高鐵停靠站.月台上的環保筒.台中站 (Don't know why I love this one? trash can on a platform - Estacion Tai-Chung)

PS - A. Schacht Munchen Travenar 85/2.8, F4:  1/125" (2009-03-07)

#7. 杭州南路上某大學側門.中正區.台北市 (Looking into a side door of a local university - Taipei)

PS - Schneider Xenon 50/1.9, F2.8:1/60", Filter Y47 (2009-03-11)

#8. 日據時代的木匾.古早味小館.汐止 (An aged wooden signborad not sure if it was kept since WWII  in a small restaurante in Shijih, Taipei county)
{The sign shows - Taiwan Land & Building Y.K.K - Taipei Branch}

PS - Schneider Xenon 50/1.9, F1.9:1/60", Filter Y47 (2009-03-11)

#9. 誇張的六線星芒效果.街景.汐止 (An image with a snow cross fitted - Shijih, Taipei county)

PS - Schneider Xenon 50/1.9, F2.8:1/30", Filter Y47 + Snow Cross (2009-03-12)

#10. 忠孝東路人行道.對面是監察院/後方是行政院.台北市 (An old style bike parked on a side walk - Taipei //** The builds in front of and behind it were built by JPN since the days before WWII **//)

PS - Schneider Xenon 50/1.9, F16:1/125", Filter Y47 (2009-03-13)

#11. 善男信女.行天宮的香爐之一.台北市 (A incense burner in "Hsingtien Temple" - Taipei)
 
PS - Schneider Xenon 50/1.9, F16:1/125", Filter YG (2009-03-13)

#12. 南派廟宇的屋頂建築樣式.行天宮出口 (青龍側).台北市 (The roof of "Hsingtien Temple" - It's a special style of Southern type - Taipei)

PS - Schneider Xenon 50/1.9, F11:1/125", Filter YG (2009-03-13)

其他的影像在這裡 (EXA-1 SLR - 2009.03)。 
For other images, click here.

WB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轉貼原載於 YAM 空間的「翁公亂亂拍」,WBB 另加註譯。*


1. Sunny 16 Rule (陽光十六法則)
「Sunny 16 Rule」是在沒有測光表時,正確估算日光下曝光數值的方法,所以這條法則只有在陽光充足的情況下適合使用。將光圈設為 F/16,快門與 ISO 同步,或者略快。如,ISO設為 100 時,快門應該設為 1/100秒(1/125秒)。所以,根據這個法則,在海灘上攝影時,應該使用 F/22 光圈,在多雲時應使用 F/11 光圈。

WBB 註:以下為其心法口訣
                       豔陽十六陰天八 ---> Aperture 16 / 8
                       多雲十一日暮四 ---> Aperture 11 / 4
                       烏雲蓋頂五點六 ---> Aperture 5.6
                       雨天下雪同日暮 ---> Aperture 4
                       室內球場二秒足 ---> Aperture 2 / slow shutter (below 1/30 sec.) - TBC
                       客廳戲台快門八 ---> Shutter 1/8 sec. - TBC


2. Moony 11,8, and 5.6 Rules (月光 11-8-5.6 法則)
如果你想拍攝月亮,那麼這裡有一條很好的法則。快門與 ISO 同步的時候,拍攝滿月用光圈 F/11,弦月的時候光圈 F/8,新月時光圈 F/5.6。


3. Camera Shake Rule (相機抖動法則)
當你手持相機拍攝時,快門的速度不能小於鏡頭焦距的倒數。如果快門速度越慢,那麼拍攝抖動時就越可能降低銳度。如果用 50mm 焦距的鏡頭 (設定) 時,快門就至少要達到 1/60 秒;只有當環境實在昏暗時,用閃光燈、腳架或者把相機放在硬物上防止抖動。


4. Anatomical Gray Card (灰板法則)
隨身攜帶 18% 的中灰度板是拍攝的利器。可是如果身上沒有灰度板怎麼辦呢?可以將手掌攤開面向陽光,對手掌進行測光,然後加一檔曝光。


5. Depth of Field Rules (景深法則)
當被攝物體比較深的時候,應該對焦點選擇在景深的前 1/3 處,因為這樣,對焦點後的景深是之前的 2倍。各種光圈和焦段組合都可以使用這個法則。記住,光圈越小,焦距越短,距離被攝物體越遠,景深就越大。


6. Largest Digital Print Rule (數碼沖印尺寸法則)
如果你想把你的作品打印成大尺寸的照片時,照片的尺寸不能大於數碼圖片的長寬像素各除以 200。如果你對作品要求很高,那麼至少得除以 250。(WBB 註:所得之值即為照片的長寬尺寸,單位為英吋。)


7. Exposure Rules (曝光法則)
在處理數碼照片時,最普遍的法則是保證高光區曝光準確,低光區隨他去。可是當處理負片,特別是彩色負片的時候,你最好增曝一檔。


8. Quick Flash-fill Rule (快速閃光輸出法則)
當您的相機不具備自動輸出控制的閃光燈時,將閃光燈的感光度調高並設為底片 ISO 值的 2 倍。當對主體測光時,機身選擇光圈整檔,閃光燈設為同樣的光圈。這樣,照片的陰影區會比主體的亮度低一檔。


9. Flash Range Rule (閃光距離法則)
這個法則很簡單:距離乘以 2,感光度乘以 4。例如,你的閃光燈在 ISO 100 時,有效距離為 20 英尺。如果你想使閃光燈的距離達到 40 英尺,則需將設為 ISO 400 (對底片相機而言,即使用 ISO 400 的底片)。


10. Megapixel Multiplier Rule (像素翻倍法則)
如果你想使數碼相機的分辨率 (解析度) 增倍,那麼很簡單,就是要像素翻兩番 (WBB 註:平方!因長、寬各增加一倍)。


11. Action-stopping Rule (捕捉動態法則)
這條法則是根據角度與速度的經驗公式而來的。如果物體沿著鏡頭的軸線運動你能夠用 1/125 的快門捕捉下,那麼它追至於鏡頭軸線的運動能用 1/500 捕捉下來。也就是說,如果物體沿鏡頭軸線稱45度運動,只需要 1/250 的快門速度。


12. Sunset Rule (日落法則)
拍攝落日時,要對落日上部測光,但是不能讓太陽出現在你的取景器中。如果想讓日落看上去比實際晚一小時,可以在曝光補償中減 1。

WB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即使近年來台灣歷經了許多 (人為的) 變化、矛盾、衝突… 在地的鄉親、老少、景觀、事物等,默默地承受人類自編自導的、意識無主的、行為表像的、言語圖像的、主流/非主流的衝擊和粉飾。

姑且不論喧囂吵雜,有些事物依然故我地超越人類有限時間與俗世認知的種種荒誕不經,以不變應萬變。與其身受其擾,不如用心尋找,哪些是不需發聲卻可自我張顯於界外頻率的價值?不管它叫做「中正紀念堂」也好,叫它「台灣民主紀念館」也罷!?都無損於其存在、建築、光影和公用的基本價值…

而我只想靜下心來,用能力所及的影像留住那一晚與我同在的建築和光影。

攝影裝備 (Gear Info)
相機 (Camera) - Fujica ST801
鏡頭 (Lens):
          a. Asashi Pentax SMC 50mm/f1.4 
          b. USSR MIR-20M 20mm/f3.5
底片 (Film) - Kodak UltraMax ISO 400
閃光燈 (Flash) - 不使用 (N/A)

#1. 入口.牌樓 (Gate, Entrance)

Pentax SMC 50/1.4; F 1.4; 1/8 sec.  (2009-02-24)

#2. 建築主體.一 (Main Building 01)

Pentax SMC 50/1.4; F 1.4; 1/2 sec.  (2009-02-24)

#3. 中正紀念堂國家音樂廳.一 (National Music Hall - C.K.S Memorial Hall - 01)

USSR MIR-20M 20/3.5; F 4; 1/2 sec. (2009-02-24)

#4. 中正紀念堂國家音樂廳.二.入口走廊  (Entrance Walkway, C.K.S National Music Hall -02)

USSR MIR-20M 20/3.5; F 3.5; 1/15 sec. (2009-02-24)

#5. 新光大樓 + 國家音樂廳.三 (National Music Hall - C.K.S Memorial Hall - 3)

Pentax SMC 50/1.4; F 2; 1/4 sec.  (2009-02-24)

#6. 典雅的獸首洩水雕像 (Drain outlet, Chinese dinasty style)

Pentax SMC 50/1.4; F 1.4; 1/30 sec.  (2009-02-24) with beautiful bohken.

其他參考資訊:管理處公開影像

WB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之前,只知道 135mm SLR (Single Lens Reflector),壓根兒就不知道什麼是 中片幅 (Medium Format)、120 與 135 的規格有什麼不同,也不確定 TLR (Twin Lens Reflector) 和俗稱的傻瓜相機 (Point & Shoot) 是不是同一回事…

想搞個清楚,就是弄一部來玩玩:實作是追求真理的不二法門!(嗯,這種思維特別適合喜歡手腦並用的理工人員… )

Yashica 635 是一部 120 TLR。上網爬文後,自我勸敗之心油然而生… 但前些時候家中有事,整件事就從 2008 年底拖到現在。二月下旬很幸運地獲得了生平第一部 Yashica 635 TLR,就從 135 SLR 的矩形世界轉入了 120 TLR 的方形構圖之中。


Yashica 635 TLR,日本製的中片幅雙眼反射式 (雙反) 底片相機;同時具備兩個鏡頭,位於上方的是觀景鏡頭 (Viewing Lens),下方的是取景鏡頭 (Taking Lens),所以稱作「雙眼」。一般而言,中片幅 TLR 相機多半用的是 120 底片 (規格: 6 X 6 cm) 的正片或負片;而 Yashica 635 除了預設的 120 底片室外,也同時搭配了1 組可以拍攝 135 底片的套件以支援使用一般 SLR 的 135 底片。這就是 635 這組數字的由來…


有關這部相機的相關資訊,請參考以下的網站:
1. Mibile01 - 雙刀流、120/135通吃的Yashica 635...
2. Mobile01 - Yashica 635首發
3. 不像貓的貓 - *Yashica 635
4. KevinPhoto - 久違了120底片--桃園觀音風力發電(Yashica 635+Kodak RPN)

Yashica 635 在相機本體上並沒有測光的設計,而我也在上次「愛攝她.EXA-1」實戰告糗的經驗中了解到「陽光 16 律」、「月光 11-8-5.6 律」等法則對於沒有多年攝影實務經驗的我而言,僅能作為參考卻無法據以精確掌握各種環境的正確曝光值。所以,測光表 (Light Meter) 就成了絕對必要的輔助工具…


以下是 Yashica 635 搭配 120 黑白底片 (上海 GP3 ISO 100),首次試機的結果:

#1. 汐科站的簡式月台


#2. 監察院的建築


#3. 路樹繁盛的人行道.監察院.忠孝東路


#4. 圍牆特寫.監察院.忠孝東路


#5. 草坪上的一株小樹.華山園區後方


#6. 4A 月台.台北車站


#7. 發車前的空位.區間車.北上基隆


#8. 一位氣質特殊的旅客.行進間的區間車.北上基隆


#9. 表弟 Joe 來訪.於昏暗的集客店內午餐


#10. 請好友充當男模.友善且好學不倦的史蒂芬.Syzygy (他任職的公司)


一卷 120 底片可以拍出 12 張正方形的相片 (影像),比起 135 底片得拍完 36 張才送洗 (不使用暗袋取片的情況下) 來得快速且有成就感些。下次會再試試 Yashica TLR 搭配彩色底片的效果;等上手後應該也會試試 120 正片吧…

攝影裝備 (Gear's Info):
相機 (Camera) - Yashica 635 TLR
相機鏡頭 (Lens) - Yashikor 80mm/F3.5 (taking lense)
底片 (Film) - ShangHai GP3 100, PAN Film, 120 (made in China)
測光表 (Flash Meter) - POLARIS, ASPEN Corporation - Tokyo

註:本次 120 黑白底片於五色鳥沖洗/底掃。

WB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